又获一等奖了!“创办新企业” 课程体系入选“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来源:启迪之星 发布时间:2025-07-04

       近日,2025年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正式公布,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科技园牵头的“十八年产教融合深耕,打造梯次研究生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成果成功获得一等奖。

       此前,《创办新企业》课程曾荣获“中关村(清华)梦想课堂”称号,以及“2015—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此次入选“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更是其教育创新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

▲公示截图

 

1

十八年深耕,构建特色创业教育体系

      该成果源于清华经管学院与清华科技园十八年前开启的创业教育实践。2007年春季开始,双方联合开设了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创业教育普及课程“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计划”,这门课于2010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研究生)。

      到2011年,双方又联袂推出 “创办新企业” 研究生课程,依托清华经管学院的学术积淀与清华科技园的产业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实战深度结合,为学生打造了从商业想法萌发到企业落地孵化的全流程培育平台。2014年,该课程荣获“中关村(清华)梦想课堂” 称号;2025年6月,又斩获“2015—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图片

▲往届课程峰会

 

2

产教融合赋能,培育创新型创业人才

      作为课程的重要实践支撑,清华科技园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真实的产业场景与丰富资源。截至目前,“创办新企业” 课程已成功举办15期,共有311个团队、近800名学生参加课程。这些学生团队创办企业的数量超过100个,其中超过55个获得了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涌现出一批 “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 企业及行业领军者,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团队还将多年实践经验凝结成《创业行 —— 如何培养创业者?清华大学 “创办新企业” 课程实践》一书,系统阐述了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创业教育创新模式,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 “清华方案”。

图片

▲《创业行——如何培养创业者?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课程实践》

 

3

持续创新,构建创业教育生态

      启迪之星作为清华科技园中的国家级孵化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整合空间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启迪之星构建了 “打破学期限制、长期陪伴成长” 的赋能网络,实现了从课程教学到企业孵化的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启迪之星还依托《创办新企业》课程模式,打造了启迪之星“梦想课堂”,作为启迪之星七步孵化模式(梦想课堂、梦想实验室、启迪之星培育计划、启迪之星创业营、钻石计划、上市公司、全球孵化网络)的第一个环节,通过一对一辅导、资金扶持、优先入孵等多位一体的方式,给高校广大青年创业者带来创业扶持。

      未来,启迪之星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动产业资源、导师网络与高校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持续赋能优质创业课程与项目,为构建更具活力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贡献力量,助力更多创新型创业人才崭露头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发展。